性别犯罪是什么意思(性别即政治)

147小编 点击次数:122

原副标题:异性恋即救恩:从1017条信息看词汇暴力行为

“穿这么短的上衣,一看就是娘娘腔的”

“身高不过 170,约等于残废”……

上述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广为存有于日常生活中,前者诋毁男性,后者贬抑男性。这类暴力行为方式,不一定有直接的暴力行为内容,而是透过谩骂、嘲笑、侮辱等性别歧视的口头或书面词汇,对特定异性恋进行精神和人格伤害,实施暴力行为反击。

男性,往往是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中更大的受害者。近期,针对男性的极端异性恋暴力行为事件就接连发生,其中均有词汇暴力行为的存有,比如说粉红色头发男孩郑灵华遭遇大规模网暴而抑郁离世,以及几所高校发生的“女生造女生黄谣”事件。

我们爬取了知乎话题“作为男性,你都经历过哪些词汇暴力行为?”下的 1017 条有效提问,共有 16 万余字,来观察男性在生活中遭受的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。

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充斥在生活的每个缝隙

在 1017 条提问中,网络,成为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的高频发生地——近一半提问都发生在微博、抖音、淘宝等网络。网民 @刀 在这发现,她好友的健身照就引来了性骚扰者,网民 @晨沐沐 也注意到,有人评论一名女健身教练的照片为“没胸还袒胸露乳”。

“针对男性的词汇暴力行为是异性恋暴力行为(Gender based violence)的一种体现,是透过词汇对男性实施的仇恨、性别歧视和反击。”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男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告诉澎湃新闻,她表示这是一个系统性、结构性的文化问题,而到了网络时代,男性更容易被凝视和物化,更加多样的网络异性恋暴力行为方式发生了,比如说此前的粉红色头发男孩因网暴而自杀。

公开娱乐场所的词汇暴力行为更容易被注意到,学校、家庭等熟人娱乐场所则更加隐密,但危害力可能更大。

学校本应是传达正确、科学的异性恋观念的地方,却成为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的重灾区。网民 @北城以朽 在送妹妹去读初一时,其妹妹的班主任就说:“其实男孩子读书读得差不多就行了,更重要的任务还是帮家里好好培养弟弟”。

展开全文

我们还会发现,随着时代的变化,词汇暴力行为主体发生了新的配角。有网民表示人工智能存有的异性恋仇恨,还有搜索引擎联想词的不友好。

一些隐含暴力行为的载体则是长期存有的,比如说固有词汇。中文词汇里,“恶露”形容的是男性生产后子宫复旧排出的内膜和血液;英文词汇中,hysterical (歇斯底里)的词根是 hyster(子宫)。

专业能力、外表打扮,是重点“开枪”对象

那些词汇暴力行为通常面向更广为意义上的男性,但也会有特意对准女同学、女同事等具体配角的词汇暴力行为。

面对广为意义上的男性,词汇暴力行为的“开枪”范围几乎涵盖了男性生活的方方面面——从交友生育、身材长相、年纪乃至性生活。交友生育是主要的反击方面,比如说“祝福男性就是嫁人”“有了固定炮友真的不需要女朋友或者老婆”“住在合租房好高骛远,天天做梦嫁入豪门”。

即使是代表男性权益的 3 月 8 日儿童节,也曾在“女生节”“女神节”“女王节”等一众称呼中,成为定义男性年纪、外貌等条件的又一工具。此前关于“女生节取代儿童节”的讨论中,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就撰文写道,从儿童节到女生节,背后是透过年纪、外貌、性、生育等条件把男性分为三六九等,在分等的过程中形成了隐性性别歧视,即年轻漂亮的“女生”被放在了等级*高的位置。

在 1017 份提问中, 当具体到不同男性的配角时,词汇暴力行为的侧重点略有不同。根据知乎网民的回忆,男性自学生时代就被批评学习能力,网民 @入土 在获得初中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时,物理老师当着她的面说可惜是个男孩。另外,诸如“女生喜欢写代码?我真想不通”“你们两个真没用,怎么连女生都考不过”“女生是学不好立体几何的”等批评比比皆是。

等到了职场上,不同配角的男性会遭遇不同的词汇暴力行为。女党委会被批评性格问题,比如说太过“bossy(专横)”,女应聘者会被批评年纪,对女司机的傲慢**印象依旧普遍存有。

男性生理期也常被当作一种“见不得人”的存有。网民 @heyWilly 在坐出租车时看到“有月经、抽烟、喝饮料、吃零食等坏习惯者自重”,网民 @Element 向公司党委建议在儿童节向员工发全年卫生巾作礼品时,党委的回应是“这怎么行,这传出去别人怎么说公司”。

在那些提问中, 还有一些词汇暴力行为直接对准的是异性恋本身,像是“女儿是外人”“只有女的才会给差评”“一个学院的院长?找什么女人找不到?为什么要去性侵一个女学生做百害而无一利的事?”

上述的种种言词,无不昭示着词汇暴力行为的存有方式。信息显示,贬抑、傲慢**印象和污名化是常见的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方式。

王琴表示,那些词汇暴力行为会削弱男性的自信心,限制男性的发展空间,男性身心进而遭受创伤,“寒蝉效应”会发生在男性群体中,甚至引发悲剧后果。

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,隐密而难察觉,有时甚至连反击者都不自知。 只有认识到和分辨出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的存有,我们才能去拒绝、改变它们。如何判断一句话是否有性别歧视词汇?联合国推出的《中文异性恋包容性词汇指南》就表示,可以透过转换语句提及的异性恋来识别,比如说将“女强人”转换成“男强人”。

而这种方式同样可以使用在上述词汇暴力行为中,试想一下“某女生像女生一样,斤斤计较”“女人帮忙做家务”“男博士是介于男女之间的第三个物种”,那些转换异性恋后的言词脱离了社会的主流叙事,更能令人认识到原本语句的问题。

“面对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,需要增强公众的异性恋认识,普及异性恋平等教育, 尤其需要强化青少年的异性恋认识,清晰辨析和抵制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。”王琴说,此外,应加强对异性恋词汇暴力行为的监管,尤其是那些在网上广为传播的词汇暴力行为,要完善具有异性恋认识的网络安全法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